发稿时间: 2025-11-05   

近日,《中国改革报》以《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激发组织活力和内生动力》为题,聚焦报道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情况。在国家“双碳”目标和核电规模化发展背景下,中广核工程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激发组织活力与内生动力,为助力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全文如下

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激发组织活力和内生动力——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纪实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年)的发布实施等,我国核能事业已进入新一轮规模化发展阶段。而作为中国广核集团主要成员单位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家专业化核电工程管理公司——成立于2004年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的业务规模也迎来了快速增长,对公司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不断激发组织活力,提升内生动力,促进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广核工程党委坚决扛起改革主体责任,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打造核能建设国家队、主力军目标为引领,统筹功能性和制度性改革,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三项制度改革作为增强干部人才队伍活力动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动真碰硬、攻坚克难,取得实效。

——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基础,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一是完善干部任期考核机制。在考核维度上,把政治标准贯穿始终,严把干部“四关”,并将“四关”考核结果与能力关考核挂钩,综合评定任期考核结果,提升考核的全面性;在考核方式上,按照中层与基层分开、职能与业务分开、成熟业务与培育业务分开的方式组织考核,强化考核的精准性;在考核内容上,根据核电工程建设特点,把正确业绩观、主动安全观、全面质量观作为能力业绩考核前提,突出考核的牵引性;在结果应用上,考核等级设置强制比例分布区间,考核排名靠前人员可以优先提拔晋升,并享有任期激励,考核排名靠后的管理岗位用于公开竞聘,体现考核强制性。近3年,中广核工程的干部任期考核退出比例持续保持在10%左右。

二是加大干部公开竞聘力度。在选拔任用规则方面,进一步打破身份和资历限制,拓展各级管理岗位规划职级带宽,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组织实施力度方面,通过面向集团范围公开竞聘、社会招聘、开展专项选拔等方式,近3年累计58个岗位通过公开竞聘配置干部;在公开竞聘过程中,侧重考察通用能力和个人素养,弱化专业限制,打通专业、部门间壁垒,进一步拓宽上的渠道和机会。

——坚持以业绩贡献为依据,推动员工“能进能出”。

一是坚持全员公开招聘。具体措施包括:科学规划进人需求,结合业务短中长期发展需要,依托人力投入模型等工具测算人力资源需求,科学制定年度进人计划及引才方式;构建多元化招聘渠道,建立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内部人才市场、高层次人才引进、柔性引才等多种招聘方式,确保人才来源的广泛性;完善招聘制度规定,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严格把关;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近3年通过多元招聘渠道,平均每年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400余人,且100%实现公开招聘,公司人才质量、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二是强化员工市场化退出。具体措施包括:优化退出程序制度,制定《员工市场化退出管理办法》《员工待岗缓冲池管理方案》,明确员工市场化退出标准,优化劳动用工相关程序、流程,发布《劳动用工风险管理指南》,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夯实员工市场化退出的制度和管理基础;强化不胜任退出力度,优先通过“能下”“能减”机制撬动不胜任员工主动退出,同时完善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体系,稳妥实现员工市场化退出。

——坚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一是突出薪酬分配价值导向。按照“多劳多得、按绩取酬”的分配理念,改革职工薪酬体系,将原先以职级为核心、“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整为以价值贡献为核心的分配方式,弱化个人职级影响,提高绩效薪酬占比。改革后,中广核工程员工薪酬的75%左右由承担的岗位职责和绩效结果决定,进一步拉开各层级绩优和绩差员工的收入差距。

二是推动薪酬资源倾斜一线。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按照“去与不去一线有明显差别”“业绩好与不好有明显差别”,建立异地一线员工倾斜保障机制,实施项目专项奖、异地一线奖励、异地一线业绩激励等举措,让一线“苦脏险累”和“打粮食”的人拿更高薪酬,鼓励和引导员工向业务一线及艰苦地区流动,切实保障工程项目高质量建设。

三是强化技术人才激励保障。首先是提升激励及时性,建立专门的技术人才调薪机制,实施灵活调级调薪,确保激励更及时,激励覆盖面也提升30%;其次是设置人才重奖激励,对接外部高层次人才荣誉、科技创新奖项,分层分类设置从十万到百万级以上的奖励政策;再次是完善人才配套待遇,技术专家参照对应层级管理干部标准享受差旅、办公等配套待遇,并在生活、健康等方面享受10余项暖心服务。最后是开展中长期激励。实施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进一步增强科技人才获得感。

面向未来,中广核工程将继续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持续加大深化改革力度,以强有力的干部人才队伍支撑安全质量、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市场开拓取得更好成效,为国家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供稿)

(来源:中国改革报)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三路18号中广核工程大厦 1栋A座4001 邮政编码:518116 电话:86-755-84430888 工程公司清欠投诉举报电话:0755-82657524 工程公司清欠投诉举报邮箱:zhangya_dan@cgnpc.com.cn Copyright © 202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81324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