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 2025-11-19   

11月18日,中广核招远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山东招远核电基地召开,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亚璋出席会议,并向各界媒体介绍了公司参与招远核电项目建设相关情况。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工程”)是中国广核集团旗下专业化核电工程建设平台,也是国内首家实现核电工程全链条管理的专业化公司。招远核电站1号机组由中广核工程负责EPC总包,该项目是公司接续打好“华龙一号”批量化高质量建设攻坚战、持久战的关键一步,更是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会上,杨亚璋从技术筑基、建造赋能、产业协同和规模引领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技术筑基:“二次循环冷却”技术首次在华龙机组应用

招远核电站1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汇聚了中广核30多年来在核电科研、设计、建造和运行等方面的经验,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招远核电项目上,中广核工程首次应用“二次循环冷却”技术。

一是针对常规岛相关系统冷却用水,每台机组配置一台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塔,将核电站常规岛的直接冷源由大海变为大气,依托大气热阱带出常规岛热力循环余热,并以海水作为补水水源。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滨海厂址的直流循环冷却模式,也为后续“华龙一号”布局提供了更加开阔的技术路径。


二是对核岛相关系统及设备冷却用水,配置了全新研发的“核级机械通风冷却塔”,这套系统依托大气热阱和自备大容积水池,强化了核岛冷却保障,构筑起了更可靠的核安全防线。


以上两类冷却塔在招远项目的应用,形成了“自然+机械”的二次循环冷却技术组合,协同构建起了“常规岛-核岛”全面的冷源保障。 

三是围绕水资源集约利用,项目同步建设智慧水务中心,将海水淡化、生产用水制备及循环回用等环节统一纳入一张“水网”。通过智能化运维,智慧水务中心可实现全厂水资源的动态管控和精准调控,最大化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既践行了节水理念,也为核电项目水资源高效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二、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应用,筑牢项目综合创优“硬支撑”

在招远项目的推进中,中广核工程将持续开展一系列提升先进性和提高可建造性的工程改进措施,让核电建造从“传统施工”向“智能建造”全面升级,为项目高质量交付按下“加速键”。

先进建造技术方面,中广核工程秉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理念,按照“一机一策”的精准策略,针对性策划了覆盖核心厂房、重要设备、关键工艺的36项先进建造技术方案,旨在全方位提升项目的建造品质与工程效率。比如钢衬里全模块化施工,将大量现场高空、高危作业转变为地面化、工厂化的精益制造,从根本上大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主管道自动焊机实现国产化优化,打破了技术依赖,显著提升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自主可控能力。这些从 “国产化替代” 到 “模块化集成” 的多维度创新,共同构筑了中广核工程在建造质量、施工效率与本质安全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精品标杆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数字化应用方面,已经部署了多项数字化先进技术在招远项目的应用。中广核工程将在招远核电基地全面落地中广核智慧工地3.0标准化方案,用“科技眼”守护工程全周期,该方案搭载多种智能数据采集和传感设备,与现场作业面全量全要素深度融合,构建可视、可信、可控的安全质量管理。以三维模型为核心的数字沙盘平台,可动态模拟施工工序,提前优化关键路径,让总平管理效率显著提升。“数字化施工生产平台(NICE 2.0)”,围绕生产要素、生产组织、工程协调、工程交付等核心环节,实现底层数据全治理、生产流程全贯通、管理报表全透视,让项目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数字化移交平台则伴随工程推进,同步构建“数字化虚拟电厂”,为后续运营奠定基础。此外,AI大模型、物联网、低代码平台等前沿技术也将已在项目落地,将全方位为建造效率与质量保驾护航。

三、产业协同:构建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

在推进招远核电项目建设的同时,中广核工程更注重以项目为纽带,激活产业链的整体效能,这既是中广核“链长”意识的实践,也是企地协同、共促发展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公司深化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施工产业链总部等平台运作,通过组织召开系列产业链建设会议、聚焦专业领域的质量提升专题会等,搭建起跨区域、跨领域的产业链协作平台,构建紧密、强韧、健康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中广核一直以项目带动为牵引为地方产业注入强劲动能。通过中广核“华龙一号”(烟台)供需对接会等方式,依托山东省内外核电项目建设,持续拉动本地供应链升级。自“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推进以来,中广核工程与山东40余家供应商已达成260余项合作,与烟台9家供应商更是签订了60余个合作项目。

可以说,招远1号机组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不仅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更将成为山东核能产业链升级的“加速器”——它将进一步整合省内外优质资源,提升产业链保障能力,推动更多本地企业深度参与核电装备研发与制造,最终形成“项目引领、产业集聚、企地共赢”的良性循环,为山东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四、规模引领:华龙批量化建设书写自主发展新篇章

我国核能正处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华龙一号”目前在建机组数量位列全球第一。随着招远核电站1号机组核岛建设全面启动,中广核工程负责的在建“华龙一号”机组数量已达到11台,其中包括华能山东石岛湾扩建工程一期2台机组,另有9台“华龙一号”机组已获核准,正在积极推进开工前准备工作。中广核工程将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等行业主管、监管单位的监督和指导下,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按照“一台机组比一台机组好,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好”的标准,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综合创优。

杨亚璋表示,作为核电工程建设的“国家队”,中广核工程将以招远1号机组主体工程全面启动为新起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核电行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稳”为基、以“新”为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机组高质量投产,为我国核电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核电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发布会最后还设置了媒体提问环节,杨亚璋就华龙批量化建设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社区宝龙三路18号中广核工程大厦 1栋A座4001 邮政编码:518116 电话:86-755-84430888 工程公司清欠投诉举报电话:0755-82657524 工程公司清欠投诉举报邮箱:zhangya_dan@cgnpc.com.cn Copyright © 2025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8132407号